派筹生活圈
欢迎来到派筹生活圈,了解生活趣事来这就对了

首页 > 精选百科 正文

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修辞手法(敬亭山的修辞之妙)

零距离╰ 羙感 2024-03-23 03:11:37 精选百科83

敬亭山的修辞之妙

敬亭山的地理特点

敬亭山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范蠡湖南麓,海拔168.9米。周围环绕一圈范蠡湖,与太湖相通。山体南北绵延7.5公里,东西宽约3公里,山形酷似屏风,由此得名屏风山。敬亭山地势崎岖,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争相登临的胜地。苏轼《赤壁赋》中有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”的传世名句,而这座山也因“相看两不厌”而名噪一时。敬亭山优越的地理环境,为其成为文人雅士情感表达的最佳场所。

敬亭山的修辞运用

敬亭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地位,它不仅因自身的地理特点成为文人雅士的情感表达场所,更因其洒脱豁达的意境和高超的修辞手法被世人所推崇。在文学作品中,敬亭山常被赋予深刻的哲理内涵。苏轼曾于《和子由渑池怀旧二首》中写道:“盈盈一水间,脉脉不得语;葱葱两岸阔,忽忽来白鹭。”这里的“盈盈一水间”指的就是范蠡湖,“敬亭山”则隐含其中。诗中的“盈盈”既表达了作者对黄鹤楼别怀中妾的思恋,也流露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;“脉脉不得语”又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乃至沟通之难。在“葱葱两岸阔”和“忽忽来白鹭”两句中,作者通过对敬亭山风景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情感。

敬亭山的文化价值

敬亭山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影响力无疑非常深远,这座山还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敬亭山便成为文人雅士的聚集地,有大批的文人对其进行了反复的描写和赞颂。到了唐代,敬亭山成为人们感受自然美好的最佳场所。期间有无数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诗文,诸如“家住屏风险,半在草堂里。声名尽苍海,诗思出敬亭”之类。而至宋代,敬亭山的文化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,范仲淹不仅在此为自己的兄弟祭拜墓地,还留下了一首千古名篇《岳阳楼记》。

总之,敬亭山既是一座自然风景优美的山峰,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更是中国文学艺术的创作源泉和精神文化的象征。毫无疑问,敬亭山的修辞之妙以及其所具有的文化价值,将永久地铭刻在中国文化史上。

猜你喜欢